右侧显示信息
广告位 后台主题配置管理

网站首页 > 笔友分享 正文

在2024年全市文旅人才队伍建设专题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w227 2024-08-11 13:23:49 笔友分享 123 ℃
广告位 后台主题配置管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将文旅人才作为推动全县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拓展培养渠道、调优队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效提升文旅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进一步激发全县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为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健全机制,完善文旅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体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文旅项目和产业链吸引人、以完善的机制打动人,以加快人才培养载体平台建设为重点,把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彝族自治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2年—2026年)》《**县“十四五”文化事业及产业发展规划》《**县“十四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文件,明晰了“十四五”期间我县文化旅游人才队建设总体目标,细化了工作指标与工作举措。成立了阿诗玛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心、阿诗玛歌舞团,出台了《**彝族自治县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聘任办法》,深入实施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创新行动、人才帮带培养工程等,进一步强化了文旅人才工作的组织保障。

拓展渠道,多维赓续培养本土优秀文旅人才。注重实践能力“灵活养才”,持续选派10余名涉旅优秀干部到先进发达地区、知名旅游景区跟岗学习,定期举办文化和旅游业务运营管理人才培训班,促进“领头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实施人才教育培训项目,组织156名干部职工参加省内外高级研修班,举办各类文旅人才培训班、沙龙等活动,为文旅人才搭建交流学习平台,激发创作灵感。积极扶持乡村文艺社团和非遗传承人,加强非遗传承人动态管理,通过开设非遗传承班、建设非遗传承示范学校等措施,提升非遗传承人的专业素养。经统计,**县有非遗传承人233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人,省级非遗传承人25人;有56支农村业余文艺队被评为省、市、县优秀业余文艺队。

补齐短板,多域协同优化文旅人才队伍结构。优化涉旅人员配置,从全县各级各部门选派10余名优秀领导干部作为紧缺旅游人才,交流到涉旅部门任职,提升部门领导班子履职能力。鼓励本地文旅企业创新创业,依托优质文旅项目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实现人才引进从“全职引入”到“灵活引智”转变,为全县文旅人才队伍的持续壮大注入新鲜血液。聚焦本土人才挖掘与激励,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鼓励本土乡村旅游带头人、非遗人才创新创业、扶持乡村旅游企业发展壮大,以特色文化体验为载体推进“旅游+新业态”发展,打造出“寻味**”“情满圭山”特色餐饮店、“美丽庭院”特色民宿、糯黑艺术家村等乡村旅游产品品牌。建成包括非遗传承人、文艺创作团队、乡村旅游示范者等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文旅人才队伍,各类人才脱颖而出,2人入选2023年度**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1人入选**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

夯实基础,多措并举厚植文旅人才发展沃土。按照“1+8+7+N”模式广范围、多层次、多形式组织“风正扬帆 智汇**”系列人才活动160余场次,加强与旅游大县、省外知名院校的合作交流,用好**县入选“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平台资源,坚持“双招双引”,紧紧围绕精品旅游景区、重大文旅项目、民族特色村镇,引进旅游投融资、文化产业运作和旅游企业管理等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加快旅游产品业态的创新,全面提升旅游管理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支持扶持好的旅游创业比赛项目,提升全县旅游行业人才素质和服务水平。做细做全人才服务保障,全面协调解决人才生活、交友等后顾之忧,创优人才发展的“大生态”和用人单位的“小气候”,为文旅人才扎根**、贡献智慧提供有力保障。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联系我们
付费后若不能复制,请刷新页面重试。 如有问题,再加客服微信。 工作日上午8:30-11:30 14:30-17:30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领取验证码
注:需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以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30天内免费复制

价格:2.99元

支付宝支付
扫一扫,支付¥2.99

正在加载二维码...

支付完成后,请等待10秒左右,请勿关闭此页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