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显示信息
广告位 后台主题配置管理

网站首页 > 笔友分享 正文

在2024年全市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w227 2024-11-26 14:54:07 笔友分享 86 ℃
广告位 后台主题配置管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予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我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准确理解把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任务举措,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一、坚持改革不停步,推动医改整体效能持续发挥

突出高规格统筹推进。全面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工作推进机制,市、县两级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常委会、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事项,高标准强化联动改革。出台《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医改决策部署,继续统筹深化医改各项工作。

优化政策保障落实落地。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出台《**市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构建适应改革导向要求、符合医疗行业特点、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体系。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积极开展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试点,大力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抓手,持续提升医疗质量,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健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曲阜市入选2024年财政支持县域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提升项目、获批2000万元资金奖补。

二、坚持改革不停步,推动医疗综合服务能力稳步攀升

全力促进医疗资源提质扩容。西苑医院**医院顺利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回头看”,全力实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市公共卫生“六大中心”全部建成启用,正在深入实施内涵提升行动。县医院服务能力全部达到国家推荐标准,7家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二甲以上水平。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县域内就诊率持续提升。

持续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大对创建国家、省级重点专科的支持力度,全市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1个,国家级(优势)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8个,分别为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儿科、急诊科,**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护理、内分泌科、骨科、心内科,西苑医院**医院针灸科、心内科,总数量全省第3。

稳步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连续实施3个基层能力提升三年计划,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基础设施新改扩建项目117个,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78家达到推荐标准,建成中心村卫生室、基层医疗特色专科分别548家、304个,完成薄弱村卫生室改造1000家。

三、坚持改革不停步,推动重点群体健康体验全面提升

打造普惠托育特色品牌。积极打造**“幼有善育、以爱托举”特色服务品牌,闯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国企领办、社会参与、市县一体”工作路径。入选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获批2023年度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备案托育机构840余家,托位总数4.5万个,千人托位数超过5个,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十四五”任务目标。

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服务。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就医免收门诊挂号费。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部开设老年病科,12家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全部设置康复科、治未病科,全市245家医疗卫生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85家、全省第三。

优化妇幼健康惠民服务。**市政府将“免费开展无创DNA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列为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实现了出生缺陷二级预防措施全部免费、无创DNA产前筛查替代产前血清学筛查、受益人群扩大至本地居住等三个突破,政策优惠力度居全省前列。截至目前,全市共进行免费无创DNA产前筛查3.5万余例。

四、坚持改革不停步,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加速迈进

大力构建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整合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资源,打造统一的医疗信息数据中心,实现患者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诊疗记录等信息的互联互通与共享共用。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时,医生可便捷调阅其完整病史资料,避免重复检查检验,提高诊疗效率与准确性。同时,开发智能导诊系统,通过患者输入症状信息,自动推荐合适科室与医生,并提供就诊路线引导,优化患者就医流程,减少候诊时间。

深入拓展远程医疗应用范围。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的远程医疗协作网络建设,不仅在远程会诊方面持续发力,更将远程教学、远程培训、远程手术指导等功能全面拓展。上级专家可通过高清视频与数据传输,为基层医生开展手术操作演示、病例讨论分析等教学活动,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偏远地区患者无需长途奔波,即可在当地医疗机构接受上级专家的远程诊断与治疗建议,有效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让更多患者受益于优质医疗服务。

积极推动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充分挖掘医疗大数据价值,开展疾病预测预警、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临床科研辅助等应用创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疾病流行趋势进行实时监测与预测,提前制定防控策略,增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对医疗质量数据的深度分析,发现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点,及时督促整改,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同时,为临床科研提供丰富数据支持,助力医学研究人员发现疾病新规律、新疗法,推动医学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

五、坚持改革不停步,推动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升级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高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根据医疗机构需求定制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方案,确保培养出的人才与岗位需求紧密匹配。设立医学人才培养专项基金,鼓励医疗机构选派优秀青年医生到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国际视野,掌握前沿医学技术与理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邀请国内外医学专家来**讲学、手术演示、科研合作,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促进本地医疗人才快速成长。

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制定更加优惠、具有吸引力的医疗人才引进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对引进的国家级、省级医学领军人才,给予高额安家补贴、科研启动资金,并在职称评定、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通过参加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会、举办人才推介会、开展线上人才引进活动等多种方式,广泛招揽优秀医疗人才。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鼓励医疗机构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团队建立合作关系,通过顾问指导、兼职服务、项目合作等形式,引进外部智力资源,带动本地医疗技术水平提升。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将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科研成果、教学成效等指标纳入评价范围,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绩效分配,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设立各类医疗人才奖项,对在医疗服务、科研创新、学科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人才给予表彰奖励,增强人才荣誉感与归属感。探索医务人员技术入股、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研发与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医疗事业创新发展。

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保持改革的锐气和斗争精神,强力推进医疗高地建设,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扎实推进卫生健康领域改革任务,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贡献卫健力量。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联系我们
付费后若不能复制,请刷新页面重试。 如有问题,再加客服微信。 工作日上午8:30-11:30 14:30-17:30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领取验证码
注:需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以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30天内免费复制

价格:2.99元

支付宝支付
扫一扫,支付¥2.99

正在加载二维码...

支付完成后,请等待10秒左右,请勿关闭此页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