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讲稿讲义 正文
广告位 后台主题配置管理 |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风气建设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着力纠治人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讲,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
近年来,中央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重拳出击、聚力反腐,各级党委、纪委始终把风气建设作为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呈现出“三个变化”,即最明显的变化是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最直观的变化是政治生态持续净化、最难得的变化是遵规守纪渐成自觉。下面就从“微腐败”的“微”及其谐音字“危”“为”“卫”,分三个方面谈一谈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
一、针砭时弊,微腐败之“微”表现在那些方面?
前段时间,中央纪委监委下发了“微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清单,基本涵盖了基层“微腐败”的方方面面。但从通报的典型案例来看,不收敛、不收手的问题还屡禁不止。基层“微腐败”问题涉及领域广、表现形式多、查纠难度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小贪小腐杜而不绝。“微腐败”的小,是因为它涉及的都是一些蝇头小利,比如接受部属的小恩小惠,包括平时一包烟、一瓶饮料、一袋零食等;比如违规发放的福利,购买的个人物品;比如出差接待超标准违规使用经费开支等等。这些小贪小腐在基层可谓杜而不绝,如果不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把反腐败观念深入人心、把反腐败斗争落到实处,想杜绝“微腐败”和不正之风还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二是习以为常思想麻痹。就是说有些“微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听上去感觉是感情、交情、人情,达不到上纲上线的标准。像党管党员、党管干部宽松软,原则性战斗性不强,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像违规组织或参加公款宴请、高消费娱乐和健身等活动,出入高档会所、不健康娱乐场所,这些现象感觉习以为常,但却是思想麻痹的表现。这种习以为常,如果不管不顾,没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措施,长此以往,就会逐步腐蚀瓦解掉我们的信念和初心。
三是近在咫尺危害无穷。“微腐败”离基层近,不正之风离群众近,“吸血”不多,危害却大,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伸手即触。如采取打招呼、授意暗示、弄虚作假等方式,插手干预、照顾关系,如以参加会议、培训考察等名义变相公款旅游、探亲访友;如用公款支付房租、宽带、水电等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要知道,这些“微腐败”和不正之风虽小、虽近在咫尺,但切实损害群众的利益,如果放任不管,总有一天会成为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致命因素。
四是隐匿变异滋生蔓延。有的“微腐败”行为借助科技手段“变异”,有的不正之风行为因其形式多变而“隐匿”。像如利用微信红包、支付宝转账、网购寄送等方式变相收钱收物,或是在干部提拔、奖励表彰、评级调职、处理违规违纪问题时,采取明索暗要、设卡刁难等手段捞取好处。这些就像长在石缝里的小草,在不知不觉中吸取土壤养分,平时不注意观察总是难以发觉,即便及时发现了,他也总能变换一种形态继续滋生蔓延下去,根除起来极其困难。
二、“危”害无穷,“为”什么要抵制“微腐败”?
《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曾这样告诫身边大臣:“你们这烂一点,下边就会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清各地就会揭竿而起,到时会让我们死无葬身之地”。我们看到的一个个硕鼠巨贪,没有一个不是从“微腐败”走到今天身陷囹圄、身败名裂的下场的。
(一)身败名裂,自毁前程
古人云:“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纵观因为腐败问题丧失政治前途、最终身败名裂的官员,无一不是从“微腐败”开始,逐渐使自己走向了人生的不归路。那些贪官罪人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也不是一朝一夕促就的,莫非他们从最开始便抱着贪腐国家“公器”而入党入职?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无疑也是怀着“矢志报国”的初心,然而在工作中未能坚守初心使命,最终锒铛入狱,遭国人唾骂。“蚁穴能溃堤,群蝗能毁田”,腐败虽微,危害尤大。如果我们长期靠着“微腐败”达成个人目的,久而久之,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就必然遭受冲击,产生偏移,最终名利尽失,身陷囹圄。
(二)损害群众切身利益
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真真实实地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感受真切。如侵占、私分慰问金、慰问品,如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索要、收受部属或其亲属的礼品礼金、代金券、消费卡等,如采取预留指标、“戴帽”下达、违规追加等方式,徇私舞弊、暗箱操作,这难道不都是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吗?如果任由这样的行为发展下去,广大党员群众将对组织失去信任,谁还会为单位的建设发展出力?
(三)败坏政治风气
毛主席极为重视党内的作风和风气问题。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余部沿罗霄山脉南移,准备向罗霄山脉的井冈山进发。时值仲秋,正是山里红薯成熟的季节。行军路上,饥渴难耐的战士们看见路边田地里长着诱人的红薯,就毫不犹豫地连苗拔起,用衣袖胡乱揩去泥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经群众反映后,毛主席郑重地宣布了3条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这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伊始,这也凝铸成党的“第一规矩”,成为无往不胜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风气连着士气,是推动基层建设的元气。“微腐败”和不正之风看似是个别人的事、“芝麻”大点的利,无足轻重、无伤大雅,但如果我们对身边的“微腐败”听之任之,长此以往,党群关系就会走形变样,党员群众价值观就会发生偏移,逐步对灰色地带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让大家感觉置身于“大染缸”中,只能随波逐流,最终损伤的是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防“微”杜渐,坚决捍“卫”基层群众合法权益
一是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中领悟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基层风气建设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风气问题是作风状况最直接、最经常的反映,抓作风建设必须从基层抓起。”强调:“要把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讲:“如果这一次还是出现了反弹、出现了回潮,那人民就失望了。所以,军令状不是随便立的,我们说到就必须做到。”我们要站在贯彻落实党规条纪的政治高度,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防治基层“微腐败”工作抓在手里、抗在肩上,落到实处、干出实效。
二是按纲抓建纠治不正之风。要维护官兵合法权益,深入纠治官兵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要认真落实基层党组织、两个群众组织和党委机关的监督责任、监督任务,完善监督网络,发挥好监督作用,各级组织都应当树立从主要领导做起,从班子成员抓起,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管党员、管干部、管群众的功能作用,增强原则性和战斗性。利用好基层风气监察联系点,各级设立风气监督员,认清职责,主动发挥作用。切实着眼夯实根基、凝魂聚气,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不忘初心筑牢思想防线。大明朝一代名臣海瑞,在担任淳安县知县时,他的手下县丞曾私下拜访海瑞母亲,并送了一点礼物,虽被海瑞母亲拒绝,但海瑞知道后仍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定下规矩,以后任何人不得私下拜见其家人。那么作为新时代党员的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结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扎实抓好经常性法纪教育和警示教育,切实认清贪欲之害、“微腐败”之害、不正之风之害,摒弃侥幸心理,坚守初心使命,端正价值追求,自觉遵纪守法,敢于去除私心杂念,坚决筑牢思想防线。
四是严守纪律强化敬畏警醒。纪律规矩是纠治“微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重要抓手,敬畏之心是各级党员遵守纪律规矩的标尺。畏法度者最快乐,心存敬畏,才能有底线、有操守,才能生起责任心和使命感。要制定“微腐败”责任清单,把风气建设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级组织、各个岗位和每名党员,融入工作任务的各阶段、各步骤,做到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对“裂缝的蛋”要追责问责,对“苍蝇”也决不能轻易放过,组织常学纪律的“铁规定”,推动形成“纪律是通电的高压线、谁碰谁触电,纪律是烧红的铁、谁碰谁出血,纪律是上膛的枪、谁碰谁受伤”的自律警觉。
五是齐抓共管营造良好风气。风气连着士气,是推动基层建设的“元气”。通过党员群众齐抓共管,推动形成“凭本事吃饭、凭素质立身”成为思想共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基层事务只要不是保密需要的都可以公开,越是大家关心的就越要让大家知道,让私心私利在阳光下、在群众的眼皮底下无处藏身。毛主席讲:“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矛盾和问题解决得越多,我们的成绩和进步就越大。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不敢斗争,在大风大浪里能不能斗争,这是检验共产党人党性的试金石。”
对待基层“微腐败”和各种不正之风,就需要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自我革命精神。抵制“微腐败”,说的再大,口号再响,还是得从我们每名党员做起,只有我们共同坚守,才能汇聚起矢志强国最广泛、最深厚、最持久的强大正能量、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
- 上一篇: 廉洁教育: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自我革命的精神伟力
- 下一篇: 讲稿:从毛泽东诗词里学党史
猜你喜欢
- 2024-12-24 党课:提升思想境界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2024-12-24 廉政党课: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持续夯实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根基
- 2024-12-24 讲稿:从《觉醒年代》回望初心使命
- 2024-12-24 党课——赓续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创造时代伟业
- 2024-12-24 讲稿:从毛泽东诗词里学党史
- 2024-12-24 党课:知“微”之“危”,防微杜渐,着力加强基层风气建设
- 2024-12-24 廉洁教育: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自我革命的精神伟力
- 2024-12-24 党课: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
- 2024-12-19 在全省税务系统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专题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
- 2024-12-19 专题党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