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正文
广告位 后台主题配置管理 |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项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县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辅警,紧紧围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这一主题,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任务、压实责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全力维护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站位,切实增强做好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种利益诉求交织、矛盾风险叠加,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社会矛盾风险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趋势。
一是矛盾风险触点增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公平正义、安全稳定的需求更加迫切。但与此同时,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兴矛盾相互交织,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个人极端行为。比如,近期我县发生的几起劳资纠纷、征地拆迁补偿等事件,虽然都得到了及时妥善处置,但背后反映出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
二是矛盾风险传导加快。 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速度空前加快,一些局部的小矛盾、小问题,如果处置不及时、不当,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发酵升级,形成网络舆情热点,甚至引发线下群体性事件。比如,今年初某乡镇发生的村民因土地纠纷聚集上访事件,由于个别人员在网上散布不实信息,导致事件迅速扩散,给处置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三是矛盾风险关联性强。 当前的社会矛盾风险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转化的。经济领域的风险可能向社会领域传导,社会领域的矛盾可能向政治领域渗透。比如,一些企业因经营困难引发的劳资纠纷,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还可能引发员工的不满情绪,进而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是矛盾风险诱因复杂。 当前社会矛盾风险的诱因更加复杂多样,既有传统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也有新型的网络安全、金融安全等问题。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兴领域的矛盾风险不断涌现,给我们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网络谣言等违法犯罪活动,不仅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还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县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辅警必须清醒认识到,做好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是党中央和上级公安机关赋予我们的重大政治责任,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殷切期盼,更是我们公安机关的职责使命所在。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眼睛瞪得大大”的敏锐性,全力以赴做好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力做好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
做好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必须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既要着力化解当前突出的矛盾风险,又要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风险的发生。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情报信息收集研判,做到耳聪目明。 情报信息是做好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基础。全县公安机关要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建立健全情报信息收集、分析、研判、预警、处置机制,做到耳聪目明、未雨绸缪。
一是拓宽情报信息来源渠道。 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建立覆盖全县的情报信息网络。要加强对重点人员、重点群体、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情报信息收集,特别是要关注涉稳重点人员的动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处置网上有害信息,防止其发酵扩散。
二是加强情报信息分析研判。 要建立情报信息分析研判机制,定期对收集到的情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深度挖掘,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要加强对情报信息的风险评估,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行为等风险隐患,要提前预警、提前处置。
三是强化情报信息应用。 要将情报信息成果应用于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精准预警、精准处置。要加强对情报信息的共享应用,建立与相关部门、单位的情报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到抓早抓小。 矛盾纠纷是引发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源头。全县公安机关要牢固树立“抓早抓小抓苗头”的理念,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是全面排查矛盾纠纷。 要组织广大民警辅警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拉网式、滚动式排查,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的排查,特别是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行为的矛盾纠纷,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是积极化解矛盾纠纷。 要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加强与司法、信访、民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推广“枫桥经验”,发动群众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要加强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跟踪督办,确保化解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加强重点人群管理。 要建立健全重点人群管理制度,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重点人群的管理服务工作。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帮扶救助,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防止其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
(三)严打违法犯罪活动,做到除恶务尽。 违法犯罪活动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全县公安机关要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对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活动,要做到露头就打、除恶务尽。
一是强化专项打击整治。 要根据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集中优势兵力,对突出违法犯罪活动进行重点打击。要加强对黑恶势力犯罪的打击力度,深挖“保护伞”,彻底摧毁其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是加强社会治安防控。 要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巡逻防控,提高见警率、管事率。要加强对公共复杂场所、娱乐场所、特种行业的管理,消除治安隐患。要加强对交通、消防、危爆物品等公共安全领域的管理,防止发生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
三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要加强网络社会面防控,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对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网络谣言等违法犯罪活动,要做到快速发现、快速处置。要加强对网络空间的巡查监管,及时发现、处置网上有害信息,净化网络环境。
(四)加强应急处突准备,做到快速响应。 应急处突能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全县公安机关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突机制,加强应急处突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置。
一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力量调配、处置流程、善后工作等内容。要加强对应急预案的演练评估,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加强应急处突队伍建设。 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突队伍,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加强日常训练,提高应急处突能力。要加强对民警辅警的应急处置培训,提高快速反应、现场处置、舆情引导等能力。
三是加强应急处突联动协作。 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应急处突联动协作,建立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要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动员组织,形成应急处突的工作合力。
三、创新机制,提升效能,不断提高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做好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必须创新机制、提升效能,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矛盾风险化解机制。 要积极探索矛盾风险化解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要加强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推广“律师进社区”“法官进乡村”等做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要加强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化解效率。
(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机制。 要积极构建“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效能。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巡逻防控,提高见警率、管事率。要加强对公共复杂场所、娱乐场所、特种行业的管理,消除治安隐患。要加强对交通、消防、危爆物品等公共安全领域的管理,防止发生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
(三)创新应急处突机制。 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突机制,加强应急处突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突能力。要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预警预测、应急处置、善后恢复等各个环节的研究,提高应急处突的科学化水平。要加强对新媒体时代应急处突工作的研究,提高舆情引导能力。
(四)创新科技支撑机制。 要充分发挥科技在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支撑作用。要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工作的智能化水平。要加强对社会治安动态监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应急处突指挥等系统的建设,提高工作的精准性和效率。
四、强化保障,锻造铁军,为做好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做好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必须强化保障、锻造铁军,为工作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全县公安机关要始终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努力锻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公安铁军。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民警辅警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要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二是加强能力素质建设。 要加强民警辅警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要加强民警辅警的心理健康服务,关心关爱民警辅警,落实从优待警政策,激发队伍活力。
三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要坚持好干部标准,选好配强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加强物质保障。 物质保障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全县公安机关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支持,加大对公安工作的投入力度,改善公安基础设施,提高装备水平。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派出所、交警队、看守所等基层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公条件,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强监管场所的建设管理,确保安全规范运行。
二是加强装备建设。 要加强警用装备建设,配备必要的武器警械、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等,提高装备的科技含量和实战效能。要加强装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装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三是加强经费保障。 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支持,加大对公安工作的经费保障力度。要加强经费的管理使用,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全县公安机关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制度的执行落实,提高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 要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二是加强规范化建设。 要加强公安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水平。要加强对民警辅警的执法规范化培训,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
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 要加强公安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要加强对各类信息系统的整合应用,提高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能力。
同志们,做好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谢谢大家!
- 上一篇: 在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 下一篇: 县委常委班子自身建设情况报告
猜你喜欢
- 2025-04-03 党组书记在深入贯彻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 2025-04-03 在深入贯彻学习教育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 2025-04-03 市委书记2025年学习教育读书班作风建设讲话
- 2025-04-03 街道办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情况总结
- 2025-04-03 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
- 2025-04-03 党建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工作计划
- 2025-04-03 县委常委班子自身建设情况报告
- 2025-04-03 在全县公安局“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2025-04-03 在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 2025-04-03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