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讲稿讲义 正文
广告位 后台主题配置管理 |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同志们: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作出战略谋划,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我以“论教育”为题讲授一堂党课,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教育为基,筑牢民族复兴之魂
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育通过系统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品德塑造,为社会各个领域输送专业人才,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从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到高等教育阶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再到职业教育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教育贯穿了人才成长的全过程,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土壤和养分。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皆受教育之惠,得以明志成才,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在当今时代,全球竞争日益激烈,人才资源更是成为第一资源,而教育则是开发人才资源的关键所在。
(二)教育是传承文化的纽带。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它将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知识、价值观、道德规范、艺术成果等文化元素,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传递下去,使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学校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以及各种文化活动,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老的诗词歌赋、历史典故到现代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让一代又一代的人领略到文化的魅力,激发起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教育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还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让文化在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还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在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还能够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培养公民的道德素养、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一个教育普及程度高、国民素质良好的社会,往往能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更好的发展成就,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教育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教育能够培养具有远大理想抱负、深厚家国情怀和扎实专业本领的时代新人,这些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无论是科技强国、文化繁荣,还是经济发展、社会治理,都离不开教育所提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只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出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为民族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屹立不倒,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二、理念为先,引领教育发展之路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教育理念能够引导教育朝着科学、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新时代,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思想引领。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育中得到关爱和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二)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模式,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等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智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体育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体育课程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美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通过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等,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劳育则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懂得劳动的价值,学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只有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综合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践行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还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四)弘扬创新教育的教育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要加强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开设科技创新、创意设计等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平台。同时,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和条件。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发明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创新实践中锻炼自己,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改革为要,激发教育活力之源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激发教育活力。
(一)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教育评价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评价标准单一等,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要改变单纯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依据的评价方式,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教育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等方面的评价。同时,要推进教育评价方式的创新,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校、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方法,推动课堂教学革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整合,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课程体系。推进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和课题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总结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保障教育事业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学校、社会在教育管理中的职责权限,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管理格局。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强教育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减少对学校具体事务的干预,为学校松绑减负,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加强学校章程建设,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管理,支持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等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管理大数据应用,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我国教育资源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要加大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倾斜等方式,改善这些地区和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差距。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通过教师轮岗交流、支教、特岗计划等措施,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偏远地区和薄弱学校流动,提高这些地区和学校的师资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和区域发展需求,科学设置学校,避免出现教育资源闲置浪费或短缺不足的现象,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教师为本,铸就教育事业之魂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坚守师德师风,铸就教育之魂。师德师风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所在。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要热爱祖国,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工作高度负责,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差异,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提升专业素养,夯实教育之基。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精通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同时,教师还要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了解教育教学规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研修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与同行分享经验,共同成长。此外,教师还要注重教育教学研究,结合教学实践开展课题研究,探索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新方法,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以科研促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弘扬创新精神,激活教育之力。在当今时代,创新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要敢于创新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项目式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探究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自身也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勇于尝试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在线教学平台、智能教学工具等,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同时,教师要营造宽松自由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
(四)践行教育情怀,担当教育之责。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以及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具有教育情怀的教师,会把教育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他们会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为学生的成功而欣喜,为学生的挫折而痛心。在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他们会坚守教育初心,不抱怨、不退缩,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克服困难。他们会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奉献。广大教师要践行教育情怀,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志们,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关乎国家的兴衰,关乎民族的未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猜你喜欢
- 2024-12-30 在中学全体教师大会上的党课讲稿
- 2024-12-3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讲稿
- 2024-12-30 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严守纪律规矩,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 2024-12-30 党组中心组专题辅导: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助推事业高质量发展
- 2024-12-30 专题辅导:进一步理解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 2024-12-30 国企书记讲党课:以基层党建工作为引领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 2024-12-30 国企专题党课:坚持党建引领,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 2024-12-30 支部书记专题党课讲稿:党员要严守纪律规矩,自觉规范自身网络言行
- 2024-12-30 专题党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奋斗情怀
- 2024-12-24 党课:提升思想境界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