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讲稿讲义 正文
广告位 后台主题配置管理 |
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当今时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中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亟待通过理论创新来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这就要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及时回应时代新课题中更好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不断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价值和实践伟力。
一、深刻认识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
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更好担负理论创新的使命,需要从世界历史高度出发,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革,准确辨明自身所处的时代方位,以科学理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的苦难深重迈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具有极为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党团结带领人民的百余年奋斗深刻改写了世界发展趋势和格局,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走好走稳实现民族复兴之路,直面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充分发挥党的创新理论对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引领作用,强化战略思维、全局观念和前瞻视野,勇于结合新的实践推进理论创新、善于运用新的理论指导实践,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
(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当今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调整,世界经济重心逐步“自西向东”位移,“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照,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持续提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创造性提出并推动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国际社会提供重要理念主张和优质公共产品。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描绘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美好愿景,指明了完善全球治理的康庄大道。身处历史的十字路口,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人类进步一边,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引领世界现代化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作出原创性的理论贡献。
(三)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中回答“四个之问”。当前,世界正经历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性问题不断加剧和扩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不断呈现新特征新趋势。中国早已成为“世界之中国”,中国的命运与世界各国的命运更加紧密地交融在一起。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革是开展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所提出的新课题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活力源泉。深入把握“两个大局”的辩证作用和互动关系,要从历史纵深中把握规律,从纷繁乱象中看清实质,既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保持战略定力,走好自己的路,又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坐标系中,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朝有利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方向发展,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要树立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二、在统筹“两个大局”中深化对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概括提出并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胸怀“两个大局”推进理论创新,要进一步深化对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趋向、现代化建设的具体任务和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等重大问题的认识。
(一)在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趋向上,深化对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从统揽“两个大局”的高度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普遍潮流,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总是充满艰辛。当今世界局部冲突和动乱频仍,集团政治对抗沉渣泛起,和平赤字、安全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使全球现代化进程曲折起伏,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不断凸显,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面临停滞乃至倒退的风险。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制度保证更加完善、精神力量更加强劲。我们党凝练表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在引领和推动人类现代化方面,提出人民至上、独立自主、守正创新、立己达人、奋发有为的基本遵循,为世界提供了彰显人民性、多样性、持续性、普惠性、坚定性的现代化方案。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从大历史观出发,深化对中国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拓展了人类迈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有力破除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深入推进了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二)在现代化建设的具体任务上,深化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新一轮科技变革、全球经济发展大格局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深化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规律性认识。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取得新突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发展受到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发生局部断裂,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较为脆弱。同时,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着眼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我们党主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携手各国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致力于弥合发展鸿沟,促进合作共赢,为推动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三)在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上,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规律性认识。在中外政党比较的大视野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命运比较和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现实考验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规律性认识。从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命运比较来看,同为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苏共执政70多年,拥有近2000万党员,却在顷刻间分崩离析,根源就在执政党内部的蜕化变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新时代以来,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获得整体性提升,但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规律性认识,要不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命题作出科学回答。
三、以党的理论创新为丰富人类思想宝库作出新贡献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谱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21世纪的新篇章,为人类思想宝库增添了璀璨理论结晶。
(一)引领中国和世界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既牢牢立足自身国情,又广泛汲取各国经验,是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谋求人类进步和天下大同的人间正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前途命运,饱含着对中国和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深邃思考和深沉情怀。这一重要思想贯穿着统筹“两个大局”的深谋远虑,既强调辨别和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战略机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又注重防范各类风险内外联动、累积叠加,坚决顶住和回击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和强大精神动力。同时,坚持立己达人,主动把握和塑造人类共同未来,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引领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
(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价值和实践伟力。在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大视野下,当今人类仍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正发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根本遵循。这一重要思想主张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持续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原创性贡献。
(三)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与共同繁荣进步。在资本主义现代性开辟的世界历史实践中,人类长期受缚于“西方中心论”“文明优越论”“资本主义永恒论”等意识形态迷思,以资本主义现代化单一模式遮蔽了现代化道路的多元可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以全新文明视野深化了对文明演进规律的认识,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路径依赖”和“现代化陷阱”,突破了西方现代化思维观念和知识体系的局限,揭示了现代化的普遍性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以宽广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成了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这一重要思想旗帜鲜明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各国各民族对发展道路及制度的自主选择,推动多元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为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不断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猜你喜欢
- 2024-12-19 在全省税务系统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专题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
- 2024-12-19 专题党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2024-12-19 讲稿:严守党员网络行为基本规范
- 2024-12-19 专题党课: 引领青年争做能担重任有作为的时代新人
- 2024-12-18 党课:从影视党史中汲取伟大建党精神强大动力
- 2024-12-18 党课:从《向东看》追寻大国自信之光
- 2024-12-18 党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加强宣传部干部自身建设
- 2024-12-17 专题党课:推动新时代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
- 2024-12-17 讲稿: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2024-12-17 专题党课:全面提高新时代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